古代的棺椁制度是什么样子的?

时间:2023-05-11   访问量:316

 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,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棺椁制度。周朝的棺椁制度在继承夏商的基础上,已经相当完善。在《礼记·檀弓上》有记载:“天子之棺四重,诸公三重,诸侯再重,大夫一重,士不重。”《庄子·杂篇》中说:“天子棺椁七重,诸侯五重,大夫三重,士再重。”

  “重”即是内棺之外,层层套棺的叫法,从外到里分别称为大棺、属(因为用通常用梓木制作,所以又称梓棺或梓宫)、迤或俾(以椴木为材料)、革棺(用水牛或犀牛皮制成),而到士这一等级,就不能使用套棺。

  套棺

  此外,棺材的大小、用料、花纹等等,也根据不同等级有着严格的区分规定:诸侯大棺八寸,属六寸,泌四寸。士大夫大棺八寸,属六寸。下大夫大棺六寸,属四寸。士棺六寸。诸侯的棺盖用漆,连接棺盖的木榫三个,捆绑的皮帛有三束。大夫的棺盖也是用漆,木榫和皮帛由上减一。而士人的棺盖不用漆。天子诸侯棺内用红色、绿色丝绸装饰,用金钉和象牙钉固定。大夫用黑色、绿色丝绸,用牛骨钉固定。

image.png

  棺材的花样图纹也有讲究,代表着祝福之意,有些甚至直接代表了地位品级。汉朝的棺材常常在黑漆上描金,用工笔画绘出福、禄、寿的三星图,金童玉女、麒麟送子等。

  这些棺椁制度与当时周朝的分封制度密切相关的,真正实现了个人的“生前”和“身后”挂钩,家族荣誉代代的薪火相传,社会国家层层的稳定运转。


上一篇:如何开死亡证明?
下一篇:没有了!
立即拨打